English

怎样成为一名网络淘金者

1999-12-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方在庆 我有话说

尽管乐观者们的赞誉之词有些言过其实,但网络化的浪潮的确正在席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人口。面对Internet这个全新的信息海洋,我们如何从中汲取所需要的营养?下面这篇文章虽然有些繁琐,但对于那些想熟练地驾驭网络这一现代化工具的学者来说极具参考的价值。

1.了解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机构的动向

在国外,作为研究现代科学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专门的研究机构,有许多是非常有名的,有许多也默默无闻。如何了解您所感兴趣的机构的动向?

我这里介绍一下我去年曾应邀做过访问学者的MIT(麻省理工学院)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网址。http://web.mit.edu/sts

从这个网址,你可以查到这个中心过去和将来已计划好的事情。比如,这个学期的课程目录,有的课程附有详细的阅读书目,每周的作业及老师的最新要求等。你可以了解MIT的STS中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要求。目前的研究方向,中心以及相关系所的Seminar计划。

你可以了解每位老师的简历,他的研究方向和目前和研究重点。你还可以获得这些老师以及所有研究生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与他们联系。

比如,研究女性主义与科学哲学的人都听说过Evelyn Fox Keller,她同时在MIT的历史系与STS中心任职(在同一栋楼,东52楼)。她的研究领域是现代生物学的哲学、性别与科学。

DavidA.Mindell博士,是研究计算机技术史的专家,曾对维纳与中国的关系做过一些研究。目前正在写两本书,其中一本将由Johns Hopkins大学出版社出版。

前中心主任Merritt Roe Smith教授的主要兴趣集中在美国工业化的历史、军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他是Harpers Ferry Armoryand the New Technology(1977)一书的作者。与Leo Marx一道主编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1994)一书。这本书出版后学术界反应强烈;他还和GregClancey合著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Technology(1997),目前正在撰写美国技术史方面的大部头著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情况,还可以更进一步地与你所感兴趣的教授直接联系。

同时,你还可以通过这个网址了解MIT其它一些你感兴趣的系所的情况,比如,MIT的历史系、人文学院、附属于MIT的Dibner研究所和Burndy图书馆的有关情况。

有一点需非常注意。国内有些学者通过网络了解了有关教授的情况后,就直接找教授索书,声称对他的研究论题非常感兴趣。一般而言,这些教授都会很热心地寄赠大作。可是,有的学者要到书后,竟音信全无。有时,一位教授接到多位国内学者的索书请求,都声称有志翻译他的大作。更有直接要求到教授手下读书或工作的请求。这样的事发生太多之后,常常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你对一些专业协会感兴趣,也可以直接从网上查找。比如技术史协会(Th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SHOT)就有专门的主页。它是由美国Auburn大学历史系主办的。该协会目前已有个人会员2,000个,世界上近1,500个机构参与。具体情况可与秘书LindyBiggs联系,Email为:biggslb@mail.auburn.edu;或者与网络版的编辑GaryT.Gunnels联系:gunnegt@mail.auburn.edu。

你可以了解到SHOT所办的电子刊物的有关情况,资助对象、获奖情况、最近动态、年度会议、奖学金、旅行资助、论文征集等一系列情况。

你还可以加入SHOT的特定兴趣小组,使用SHOT通信档案(SHOT News letter Archives)、科学技术史数据库等。1976年至今的技术史文献目录。

对于一些要了解国外在技术史方面的课程提纲的人,还可以通过SHOT的主页了解美国各主要大学在技术史和技术研究方面的课程提纲。

如果你对某一具体的科学史实感兴趣,也可以借助因特网来实现。比如,纳粹时期的科学、甚至富尔顿的船Nautilus号的内部构造,你都可以通过http://lcweb.loc.gov/exhibits/treasures/trr024.html.看到。

如果你对国别感兴趣,还可以利用因特网来实现你的愿望。比如,你如果对加拿大的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你可以打开

http://dir.yahoo.com/Regional/Countries/Canada/Social_Science/

就会了解到女皇大学的环境政策研究中心(http://www.queensu.ca/epu/epu.htm)、约克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情况。比如,约克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就对生物医学史、认知科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

如果你对国外有关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感兴趣,可以访问柏林工大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中心的网址http://station7.kgw.tu-berlin.de/engindex.html.在那里,你可以了解到该中心的研究情况。该中心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有联系。你还可以从网上了解许多正在开和准备开的会议。比如,第八届中国科学史国际会议的有关情况。

你还可以通过网址访问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研究所,比如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协会(MPG)属下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你会了解许多信息,下载一些你感兴趣的文章。这个所的负责人宣称,他们将把该所办成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你可以了解该所的访问学者的具体情况,招聘情况,资助情况。

从许多所的宗旨或简介中,你或许能领略一下其中的文化差异。

如果你对专人有研究,可以找一些网站,专门针对某个人。比如,卡尔·波普的崇拜者就有专门的卡尔·波普的网站http://www.eeng.dcu.ie/~TCR。由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电机工程学院的Ray Scott Percival博士发起并任编辑,Dr.Barry McMullin博士合伙、助理的卡尔·波普论坛(KARL POPPER FORUMS)是目前网上最全的一个卡尔·波普网站。你可以通过这个网站,了解参与这个网站工作的人所有迅息,并且从这个网址与其他卡尔·波普网站相联。

你可以从这个网上查找或下载所有卡尔·波普的英文著作,他的生平简介,每年一度(今年不知何故没有)的卡尔·波普研讨会的情况,以及卡尔·波普讨论组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他们办这个论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对波普的研究,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科学、科学的自我批判的精神气质,而不是对之采取迷信的态度。

对其他科学家和哲学家感兴趣的同志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网站。如The Feyerabend Forum,The Friedrich Hayek Scholars Page,Principia Cybernetica,Philosophy on the Web,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Preprint Exchange,Connected Education等等。

2.直接阅读有关电子刊物

绝大多数期刊都会在网上宣传,但并不是直接可读。许多只是做一些简介,好一点的则有部分文章可直接阅读或下载的。目前,网上有关科学与现代社会的电子刊物有Technology Studies,Technologyand Culture,Isis,Tekhnema: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以及VT(弗吉尼亚工学院)主办的技术哲学协会的电子季刊等,这些都是可在线阅读或下载的。

比如,你可以通过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Isis/home.html了解到最近的Isis的目录和部分文章的全文和摘要,如何订阅Isis,Isis编委会成员等一系列与Isis有关的问题。从http://scorpi?o.gold.ac.uk/tekhnema/你可以直接下载Tekhnema: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当前和以前各期的所有文章。

从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spt.html同样可以直接下载VT(弗吉尼亚工学院)主办的技术哲学协会的电子季刊当前和以前各期的所有文章。从1995年第一卷到1999年第四卷夏季号共13期的所有文章均可直接下载。比如,最新的一期是专门谈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区别的。其中有科学哲学界非常有名的Dudley Shapere(Wake Forest大学)的大作Building On What We Have Learned: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柏林工业大学Hans Poser的大作On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他们对于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作了非常独到的分析,很值得一读。

以前几期的比较精彩的文章有1997年五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科学哲学研究院会议的论文集。收有著名的阿根庭裔的加拿大哲学家Mario Bunge(邦格)的Ethicsand Praxiologyas Technologies;KatalinG.Havas的Contradictionsin Principles of Ethicsand Contemporary Technology;Lois Huning的Preferences and Value Assessments in Cases of Decision under Risk;Hans Mohr的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Theoryand Practice;Hans Lenk的为这次会议写的结语:Technologic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Humanities;the University of Karlsruhe。

有条件的同志,不妨按上述网址去下载一些文章,相信你一定不会空手而归的。

3.参加网上讨论组

参加网上讨论组,是一个更直接、更及时了解有关信息的方法。但其中,有利有弊,应当慎重使用。好的方面,是会结识很多同道,可单独与之联系,更快了解有关信息。不好的方面在于,你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收到几十条甚或上百条无用的消息,使你苦不堪言,有时甚至是火冒三丈。

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网上讨论组,可以参加Sci?ence_as_Culture.(具体上网操作,可参见毛汉书编著的《Internet与上网操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这个讨论组由英国谢菲尔大学的RobertM.Young教授主持,非常活跃。笔者前两年在写一篇有关“科学战争”的文章时,就曾得益于这个讨论组,尤其是这个组的活跃份子Levitt教授。

任何人对这个讨论组感兴趣,都可以给RobertM.Young教授发电子邮件

robert@rmy1.demon.co.uk

或者写信给他。通信地址如下:BobYoung,Editor andb Forum Moderator,26FreegroveRd.LondonN79RQ,England,tel.+441716078306fax.+441716094837;Professor of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tic Studies,Centre for Psych otherapeutic Studies,University of She ffield,UK有朋友告诉我说,此人是个拼命三郎,精力旺盛,常常在许多领域出击。

在这个讨论组中,经常有一些书评,有些书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当然,也有一些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垃圾的东西。

事实上,因特网上中文资源也日见成熟,也有一些国内大学的BBS(电子公告版)中有档目专门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如水木清华BBS站,就有专门的“科学”、“技术”、“哲学”等版,有一些精彩的文章贴在上面。可以远程登录的同志不妨试试

telnet166.111.167.223

也可试一试http://www.bbs.tsinghua.edu.cn/

从这里,你还可以找到一些其它站点,比如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站、西安交大的兵马俑站、中山大学的逸仙时空站等。

4.利用网上书店购书和了解出版信息

利用网上书店购书和了解有关出版信息,已经有不少人在实践着。只要你踏上亚马逊网上书店的主页http://www.amazon.com/,很快就会了解很多信息。如何利用亚马逊网上书店来了解有关信息,在此本文就不多谈。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些著名大学的出版社,他们都有自己的网址。比如,剑桥大学http://www.cup.cam.ac.uk/,哈佛大学http://www.hup.harvard.edu/

从这里你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这些出版社都出了些什么书,他们一般是分类的,如果你愿意,可以免费加入到他们的俱乐部,你把电子邮件地址告诉对方,这样你就可以定期收到他们的分类的新书目了。

如果你对某些书感兴趣,想翻译成中文,也可以从上述网址中了解版权的情况。若还不放心,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剑桥大学的出版部information@cup.cam.ac.uk;由于国外有些机构对于正式的合同的签订仍需以书面或至少是传真的方式,而非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有时,你还必需按传统的方式进行。

5.利用E-mail查找信息

在Internet上有些公司提供了一种叫查询邮件(Gophermail)服务,可以通过发给它电子邮件请它在gopher系统里代为查资料。给下面地址发电子邮件可免费代查资料。

gophermail@eunet.cz、gopher@dna.affrc.gojp、gophermail@ncc.go.jp、gomail@ncc.go.jp、gopher@ucmpl.berkeley.edu、gopher@dsv.su.sc、gonhermail@cr-df.rnp.br、gophermail@eunet.cz、gopher@earn.net、gopher@ftp.technion.ac.il、gopher@join.ad.jp、gopher@nig.ac.jp。

具体方法是:

1.给上述某地址发一封没有标题的空白电子邮件。

2.对方收到电子邮件后便知道了请求帮助人的地址(注意:电子邮件中的自动回复地址一定要设置正确,对方并不读求助者信中的任何内容),会尽快给回一封电子邮件,其内容是它的服务器上可查询资源的主菜单。

3.在自己收到的邮件上把需要的菜单的最左边打上一个叉标记(×),利用回复作者的方法给它回信。

说了这么多,应该结束了。各位网路“大虾”(大侠)若发现有不周之处,还望匡正。最后,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千万别成了“知道得最多,思考得最少的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利用网络,是很难想像的。但决不可过分依赖!网络不管有多重要,它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如果每天在网上2个小时左右,还属正常,如果一天上网的时间超过5小时,就一定得谨慎了!!

信息固然重要,但比信息更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套用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话)。从网上我们充其量获得的是信息或知识,如何懂得去恰当地运用这些信息或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知识是不可能从网上获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